设计思想
“光的图书馆”的提案
在寻求“知识”的环境中最重要的要素就是“光”。
能容纳1300个阅览席位的大规模图书馆的利用人数,一天平均要在7000人次左右,单文献服务区的使用空间就要求达到13000平方米。在这个空间内的各种各样的资料能够有效地被利用,同时在照顾残疾人读者等的利用问题,不仅要考虑尽量将巨大的阅览空间设置在开放型的一个楼层内、而且文献信息的群体构成空间也应是具有高度流通性的低层建筑。但是,在针对这个巨大空间提供自然采光和通风而建造舒适的阅览环境的问题上,除了通过窗这一空间以外,一般还得借助于天窗以及人工照明和机械空调,或者配置多少可能阻碍水平移动的中庭空间。
所以吸收市内现存的近代以前建造的带有中庭的住宅特色,并将中国东南沿海地区具有“漏角天井”的空间原形与现代技术结合,便产生了“光的图书馆”的提案。
在外光不容易照入的作为图书馆的主要空间的文献服务区的中央空间上部,设置由双层散光玻璃构成的双层外体构造的巨型屋顶。双层屋顶间能够自然通风,使这个双层外体构造的巨型屋顶同时具有调整日照和减少空调使用负荷机能。该空间还可以利用天顶的高度达到烟囱工的效果,使自然上升的气流有助于通风,同时又使通过玻璃天顶透入的扩散光充满了整个阅览室而使其成为一个舒适的大空间。
拥有玻璃和金属百叶的巨大屋顶,犹如白鹭州内生息的“白鹭”、正在东部筑起的“绿色山丘”的上空迎着阳光飞翔。同时大屋顶又象征出停泊在作为通过与异文化交流而不断繁荣的“厦门”的繁荣原点——员当湖里的帆船的“帆”的形象。